对社交焦虑的不同理解

69
发表于2021-08-18 03:43
    一、人本主义视角的理解
 
    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天生就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一切资源和能力,社会焦虑的引导和整合疗法。
 
    如果由于外部环境的有形、无形、有意和无意干扰和阻碍,个人的这些潜力将受到抑制,无法得到合理发挥,特别是当内化的价值观严重威胁到自我人格时,就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包括社会焦虑。社交焦虑症的起源只是自我完善潜力受到压抑和扭曲的外在表现。
 
对社交焦虑的不同理解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外界的各种压力都会导致个人的价值条件,即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觉得有价值。通过长期的不良互动,自我实现的价值成为他人要求的条件价值。
 
    社交焦虑者想表现出自己的潜在价值(自由和自我实现的价值),但由于成长经历,自我价值感被扭曲。表现为渴望社交(潜在的自我实现)与恐惧社交(条件价值)的严重冲突。当个人的自我观念与外在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就会引起内心的焦虑。为应对焦虑,人们必须采用心理应对机制,这些机制限制了个人对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自我表达,表现为对社交的恐惧和逃避。社会回避的结果是个人的自我实现能力被削弱。
 
    二、行为主义视角的理解
 
    行为主义主要用条件反射原理和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社会焦虑。行为主义认为,社会焦虑是条件反射的情绪反应。社会情境中会情境中产生焦虑,是因为情境中的刺激与可怕或厌恶的事件密切相关,原本是中性的社交场合。通过条件化,可能会成为焦虑的负面刺激。比如一个5岁的孩子害怕某个社交场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际场景和另一个有害的刺激(比如被打骂)同时出现,从而产生有害的社交场景,对孩子有一些恐惧元素。如果孩子避免了这种恐惧,这种恐惧和焦虑就会得到缓解,避免行为就会得到加强,恐惧的对象就会泛化,导致社交焦虑。
 
    行为主义者认为,创伤事件的直接条件化往往发生在童年,以至于成长过程中的情境刺激与过去回避的经历密切相关,从而形成社会焦虑。从替代学习的角度来看,社交焦虑是模仿的结果,类似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的人际焦虑模式。也有人认为,社交焦虑是由于缺乏社交技能,即缺乏锻炼机会,导致社交能力不足。
 
    三、认知视角的理解
 
    认知理论放弃了行为主义,将社会焦虑视为动物化或机械化的观点,强调人的理性和认知在社会焦虑形成中的作用。认知理论认为,歪曲的认知,如对自己在社交中表现的否定性自我评价、社交前后的否定性自我声明、不合理的信念、对自己社交表现中积极和消极事件的选择性记忆、对社会威胁线索的关注、对自己能力和表现的高期望等。,导致社交焦虑,最终导致社交回避。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大多数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来自不合逻辑或不合理的认知。这种不合理的认知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绝对要求。也就是说,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件事有一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绝对倾向,它常常与必须应该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第二、过分概括。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不合理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合理评价。第三、灾难化,即“糟糕至极”的想法。这种不合理的认知以夸大失败或痛苦的经历为特征,认为发生了一件事,一定很可怕,很糟糕,后果不堪设想。
 
    四、精神分析视角的理解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中压抑的原始交往冲动,在社会情境中浮出意识层面寻求满足时,被意识中超我拒绝,不自觉地产生焦虑。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认为,恐惧症作为一种焦虑,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反应水平的差异是由原因引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早期经历和潜意识冲突对社会焦虑的影响。例如,美国心理学家霍尼(Ka-renHorney)强调,由于童年的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或不被重视,个人采取迎合、对抗和远离人群的方式来应对基本的人际焦虑。比如小时候有一个严厉的养育者,随着成长,会把严厉的养育者形象内化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超我),不允许我释放基本的自由。超我和本我会有很大的冲突,自我往往以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来应对,妥协的结果往往表现为社交焦虑症状。
标签:
推荐专家
  • 陈一德 教授

    陈一德 (为本教研特邀顾问)★美国NGH催眠师协会亚洲区总监★中华身心灵成长协会理事长★全球第三位、华人唯一有资格颁发美国NGH催···

    已咨询 1
    500.00元/50分钟

咨询电话:020-37617555 邮箱:weiben1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