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13岁就花400万整形,青少年如何应对容貌焦虑?

42
发表于2022-05-11 15:33

    出于疫情防控要求,孩子上学都需佩戴口罩,然而有些孩子即使在需要摘下的场合,口罩依然不离口。


青少年如何应对容貌焦虑


    不肯摘掉口罩的孩子


    琳琳的书包有很多备用口罩,整个初一,同学几乎都没见过她完整的脸。她的同桌说,“如果脱下口罩走在校外,我绝对认不出你。”琳琳也觉得很奇怪:“戴了口罩好像更舒服,一旦摘掉就会感觉不安。”


    口罩带来安全感,也带来麻烦。吃午饭时,琳琳只会把口罩拉开一点缝隙,小口小口地把饭塞进嘴里。渐渐地,同学都察觉到她的异常行为,难免有些闲言碎语。琳琳也知道,只要摘下口罩这些非议就会自动消失,可她没有勇气。


    阿岚也是个视口罩如生命的人。体育课,老师要求学生都摘掉口罩,阿岚却只是象征性地拉了一点下来,老师一转身她又立刻戴回去,就算跑800米也不肯摘下。


    像琳琳和阿岚一样,校园里总有一些躲在口罩里的孩子,有些人猜测她们是丑八怪。恰巧相反,琳琳非常漂亮,还擅长舞蹈,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只是上了初中后,她觉得自己的鼻子有点塌,导致脸不够立体,戴上口罩可以把这个缺陷藏起来,渐渐对口罩形成依赖;阿岚很阳光,她的自卑情结来自别人随口一句“你脸太长了”,她回家拿尺子量了又量,发现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把脸盖住一部分。


    掩盖不住的容貌焦虑


    从A4腰到反手摸肚脐再到孕妇好身材,在社交网站上,有关容貌和身材焦虑的词条常常被顶上热搜,各种不健康的审美冲击着青少年的身心。综艺节目《超级演说家正青春》中,15岁的周楚娜分享了自己的整形历程:从13岁起,她在短短2年时间内接受了数百次医美整形,共花费400万左右。


    容貌焦虑指现代社会人们担心自己的容貌存在缺陷或不足引起周围的负面评价,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或担忧等消极情绪。简单来说,就是过度注重自己的外表,对自我认识不准确,导致极端行为,比如回避社交、花过多时间打扮、用长时间佩戴口罩等方式进行自我保护等。


    有容貌焦虑的青少年可能表面淡定、我行我素,实则内心痛苦不堪,不能正常生活,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人在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尚不成熟,自我评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他们的价值观正慢慢地与周围环境交融,将外在评价筛选后内化成自我评价,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


    然而外界环境并不总是友好。许多人鼓吹颜值即正义,也有不少人隐藏在屏幕后肆无忌惮地评论他人容貌,甚至在一些网络社区中制定与传播严苛的美丽标准,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医美机构和盈利App的借题发挥,共同营造一个不利于普通人生存的舆论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害怕自己不够好看,担心别人看到脸上和身材的瑕疵等心理越发泛滥,他们不是虚荣,而是真正的焦虑。


    改变自我VS接纳自我


    摆脱容貌焦虑并不容易。琳琳清楚意识到长时间不分场合戴口罩是一种逃避,她尝试安慰自己,每每积攒了一些力量,却总被网上的舆论打乱阵脚。


    她鼓起勇气向心理医生求助,医生听了她的烦恼后反问:“你认为谁有资格定义你?”琳琳猛然发现,原来她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小学练舞时,妈妈告诉她,要跳得好才能拿大奖保送更好的初中。学习时,爸爸会说,你考不好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她努力练舞,刻苦学习,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一发现自己鼻梁太低就陷入到自卑中。


    咨询过程中,心理医生帮助琳琳发展多层次的自我认同,让她明白人的身份不是单一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在与别人的互动中不停地自我修正。


    在医生的鼓励下,琳琳申请加入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团队,结识了很多朋友,还微信采访了一个喜欢的运动员。遇到不会处理的问题,能及时和团队成员沟通,渐渐变得积极。在学校,琳琳也不再独来独往,她参加了学生会竞选,依靠自己当志愿者的经验,加入学生会宣传部。她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渐渐淡化了对外貌的焦虑。


    阿岚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康复道路,她仍然不敢和外界有过多的接触,却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逐渐成长。


    阿岚喜欢漫画,也喜欢角色扮演(Cosplay)。平日里戴着口罩,但在扮演角色时她会变得从容淡定。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她把角色照发到QQ空间,和网友交流体验,用这样的方式被大家看到。幸运的是,阿岚的父母非常支持孩子的爱好,经常和她一起赶制角色道具,参加漫展。父母的爱和角色的加持让阿岚变得更加自信,度过了迷茫的少年时期。


    现代社会中,有没有人可以完全摆脱外貌焦虑?恐怕很难。心理学研究证实,如果孩子形成正面的自我认知、自我肯定,就能增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短期内,媒体环境和社会舆论很难立刻扭转,学校和家庭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帮助孩子挖掘长处和优点,促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更积极的心态应对社会环境的不友好因素。孩子迟早会长大,当他们可以真正接纳自己的时候,外界的一切评判和声音都不再那么重要了。


标签:
推荐专家
  • 陈一德 教授

    陈一德 (为本教研特邀顾问)★美国NGH催眠师协会亚洲区总监★中华身心灵成长协会理事长★全球第三位、华人唯一有资格颁发美国NGH催···

    已咨询 1
    500.00元/50分钟

咨询电话:020-37617555 邮箱:weiben1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