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的女儿就是这样,不喜欢上学,有厌学情绪,跟她妈妈无法沟通,手机整天不离手,不给她,她能搞出无数种你想不到的法子让你缴械投降,拒绝跟任何人沟通,但是从小到现在只要是参加任何课外的比赛都会拿奖,我们都知道她很优秀,可是不知道怎么帮她?
其实,大多数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每个阶段厌学的动机也不尽相同。而对高中生的厌学感,他们的厌学表现和解决方法也很清楚,发现问题,可以“对症下药”:
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
可以考上高中的孩子,一般学习基础都不错,一点也不学的孩子不是特别多。很多孩子在高中时“厌学”,主要是因为他们信息面广,与成年人关系密切。他们有很多内在需求和不成熟的辨别信息的能力,很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定目标。
家长前期工作做得不够,在引导上也有些疏忽。因此,学生会缺乏的主动学习动力,学习动力很难持久,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坚持,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
二、缺乏信心,找不到自信
自信心又称信心,是一种心理特征,反映了一个人对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一项活动的信任程度。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尊和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
自信心的培养,首先是学习能力。有学习能力的人通常非常自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面对挫折和问题,他们会冷静下来,找到问题的所在,努力一步步解决。如果每天不断学习新事物,大脑就会被新事物滋养,自信心也会逐渐提高。
在高中阶段,缺乏自信心的孩子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学习不够好,学习能力不够强。
其二是和家庭有很大关系。传统的父母通常是家长制,家长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他们不惜牺牲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如果你爱你的孩子,请用智慧和远见去爱,给他们力量和信心。
三、学习压力太大
这个原因可以说贯穿整个高中阶段。进入高中后,学习内容会比以前更难,强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加深。更多的科目需要的是掌握,理解。这就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多观察对孩子情绪,定期对孩子进行疏导。只有稳定改善孩子的情绪,他们才能有学习动力和劲头。一旦有了学习效果,学习压力成为学习动力。
四、周围环境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控制和影响。经常和爱学习的孩子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相互感染,厌学变爱学。其实,更应该结合孩子的实际分析,酌情处理处理,理性把关,为了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将来努力把好关。
总之,再次提醒家长,当遇到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冷静,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厌学问题,如何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适得其反。因为每个孩子和家庭的情况不同,具体的解决办法也不尽相同。
如有厌学问题,请咨询为本厌学矫正,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厌学问题,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厌学问题。学霸固然有他自身的优越性,但是任你再聪明而不去锻炼体力,那么永远也不会长出好的肌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