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世界卫生日:解析中国青少年抑郁

46
发表于2022-04-11 14:30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我们今天关注青少年抑郁。


    前不久,博主“走饭”一条十年前的微博,再次引发了许多关注:

1649661160136224.png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走饭”是一个90后的南京女孩。2012年3月17日凌晨,还在上大学的她定时发布了最后一条微博,然后亲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十年过去了,“走饭”微博的评论区成了一个大型树洞,100万多条留言,是许多同样患有抑郁症的年轻人在倾诉和呼救。


    “饭,我好难受啊。”


    “我快撑不下去了……”


    “饭饭,多少个夜里,我孤独地活着,也只是活着罢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抑郁症,中国已确诊抑郁症患者超过5000万。


    在国内,《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也显示,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说,几乎每5个中国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患上抑郁症。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痛苦、悲伤、不快乐?我们到底该如何拯救我们的孩子?


    十点人物志和原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的于宏华医生聊了聊。


    作为一名拥有15年临床经验,擅长青少年抑郁症诊治的心理科医生,于宏华认为,看见和了解抑郁症,才是治愈的开始。


    以下是她的讲述。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2007年,我刚进入北京回龙观医院的临床心理科工作时,患者大多还是患有各种神经症和抑郁症的成年人。


    这十几年间,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如今住院的病人里有一半都是青少年,最小的抑郁症患者只有十二三岁。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医院,第一句话就是“(孩子)小时候特别乖,成绩也好,一上初中(或者高中),突然就不行了”。


yiyu.webp.jpg


    家长口中的“不行了”,通常是指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学不进去,不肯上学。


    以前很听话的孩子,突然就不听话了,父母可能一句话没说对,他就发脾气,摔东西,大哭。


    更严重的还会在学校用圆规、裁纸刀划腕,有自残甚至轻生的倾向。


    这其实就是青少年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和成年抑郁症患者不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通常以烦躁易怒为主,而不是悲伤。


    有些人会将孩子的种种“逆反行为”归咎于青春期,但正常的青春期孩子即使有负面情绪,过一阵儿也就好了,之后该上学上学,该写作业写作业,他的社会功能不受影响。


    得了抑郁症的孩子不一样。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上的问题,它是一种疾病,患者大脑内的某些神经递质发生了改变,导致整个人的精神运动功能都处于很低的水平。


    有的孩子以前看书看得很快,得了抑郁症后,一行字摆在眼前怎么也看不懂,大脑像生了锈一样,转不过弯,注意力无法集中。


    睡眠也会受影响,要么失眠要么早醒。食欲也会下降,什么都不想吃,没有胃口。


    同时,他们身体的运动能力也会减退,总觉得累,没劲儿,怎么休息都缓不过来。


    早晨明明在脑子里演练了无数遍起床、穿衣、洗漱的过程,但身体就是动不了,翻个身都要耗尽全部力气。


    很多孩子都有一些找不到病因的躯体疼痛,例如腿酸,胃疼,牙疼。这种身体上的反应因人而异,还有小孩觉得两条胳膊发麻,每时每刻都感觉有一双手在挠她的脚心。


    一旦到了这种程度,孩子就没办法继续上学了,因为精神和身体状况已经很难支撑他们正常地上课、学习、社交,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社会功能受到了严重损伤。


    我们常说,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是很复杂的。


    其中有生物学的原因,比如青少年正处在身体急速发育的过程中,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本身就容易诱发情绪的巨大波动。


    也跟孩子先天的性格有关,有的孩子天生比较安静孤僻,有的孩子比较活泼,各人易感性不同。


    但是起重要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社会环境因素。为什么这十年间得抑郁症的孩子越来越多?


    宏观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的压力急剧增加,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化的竞争和“内卷”之中,很容易加重自我否定和无价值感。


    但孩子毕竟不会直接接触到社会。社会的压力如何影响孩子,主要看家长如何向孩子传递。


    有些家长会充当解压阀,自己尽量扛住压力,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度过一个相对快乐的童年,那么这个孩子性格通常会比较乐观、坚强,长大后有足够的的能力去应对外界的压力。


    另一种父母却会放大这种压力。社会可能本来没这么大压力,但父母却习惯性地把事情描述得很灾难、很可怕。


    常常向孩子传递“你如果考不上好大学,进不了500强企业,你的人生就完蛋了”诸如此类的理念,那么孩子就会感到非常焦虑和恐惧。


    生病的孩子背后


    往往是一个生病的家庭


    这十几年间,我接诊过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鸡娃”,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有很高的期待,这类孩子通常在小学阶段特别乖,特别努力,成绩也名列前茅。


    结果一上初中或者高中,突然就抑郁了,怎么也学不进去,说什么都不愿意去上学。


    我遇到过一个读高中的男孩,这个孩子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目标就是出国读名校。他妈妈经常跟他说,“你能行,你没问题,你比大多数人都强,你一定能成功”。


    但妈妈越是这么说,孩子越害怕,他担心自己一旦考不好,妈妈就会失望,因为妈妈从来没说过“没关系,考不好也没事儿”之类的安慰话,这让孩子觉察到,母亲根本无法面对他的失败。


jiaolvzheng.webp.jpg


    这个男孩小学成绩确实很好,上了中学以后,随着学业难度增大,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他是被自己的恐惧压垮了。


    其实按照他的努力程度,如果正常考试,成绩应该很好。但是他太害怕失败了,每到考试前就无比焦虑,哭。


    他后来和我说,有时候他真不想活了,那种可能到来的失败对他而言像一个无底深渊,他无法面对。


    这种情况在一些国际学校里比较常见。一般父亲从事一份高薪的工作,很忙,常年出差,基本不管孩子,母亲则在家全职陪读。


    有些母亲自己也很优秀,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了孩子才选择辞职,如果不辞职的话,可能她在事业上也会有很好的发展。


    可以预见,这样的母亲大概率会把对自身的期待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有事无巨细的要求,毕竟她付出了那么多,她就很难接受孩子不好。


    当父亲长期缺位,一个家庭里主要是妈妈和孩子两个人在一起,母子关系就容易变得非常紧密窒息,很容易形成对抗和反对抗、控制和反控制的关系。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抓狂的孩子”。


    这时候,只有父亲介入到母子之间去,把他们两个分开一点,和妈妈一起抚养孩子,孩子才能摆脱母亲对他的控制和欲望,妈妈也能放松一点。否则,孩子将来很可能出现问题。


    第二种就是频繁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父母在家里喜怒无常,经常根据自己的情绪来决定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压根没犯什么错,就会突然遭来一顿打骂。


    这样的孩子,有很大的风险在学校也会遭受霸凌,因为他在家中总是无缘无故被父母打骂,又无力反抗,就会养成很懦弱的性格,总是畏手畏脚、战战兢兢的。


    气质都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属于俗话说的“一看就好欺负的那种孩子”。


    这类孩子和“鸡娃”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成绩往往也不太好。


    孩子从小在惊吓中长大,成天担心“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打我”,认知功能是受损的。如果在学校也遭受了霸凌,那就更糟糕了。


    每个人都有自尊,我接触到的一些孩子,他被霸凌时虽然不敢反抗,但他有内在的愤怒。


    上课的时候老想着别的孩子怎么打他,心里都被愤怒的情绪占据了,怎么可能听得进课呢?


    因为成绩不好,父母更不满意,孩子就算回家告诉父母自己被同学欺负,很可能也得不到支持,反而会再受到责骂。


    父母还会说,“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肯定是你哪儿不好,又给我们惹麻烦”。


    父母之所以会打骂孩子,大多时候说明他们自身有无法处理的情绪,只能通过打骂孩子来宣泄。


    当父母听到孩子被打时,实际上是心疼的,但他无法处理这种情绪,就会转变成对孩子的愤怒。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很孤独,很绝望,因为到哪里都得不到支持,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恶性循环。


    第三种是童年反复多次和抚养人分离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通常都很忙,可能是精英人士,也可能在外务工,就会把孩子托付给祖父母养育。


    如果祖父母也没时间,他们就会请保姆,或者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幼儿园。


    但保姆都是经常更换的,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抚养人,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会经历很多次分离。


    成年人很难想象得到,对于一个一到三岁的孩子来说,有一个固定的人持续去照料他是多么重要。


    最好在孩子三岁之前,都不要更换抚养人,这样才能让孩子和抚养人之间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


    只有在生命早期有一段稳定的依恋关系,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将来和人交往的时候,心态才能足够乐观、稳定。


    相反地,早年多次经历和抚养人分离的孩子,长大后不仅容易抑郁,还容易形成边缘型人格。


    边缘型人格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特别害怕被别人抛弃。不管是交朋友还是谈恋爱,他都会非常担心对方离开他,一旦感觉有人要离开他,就会痛不欲生,甚至割腕自杀。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绝大多数父母并不是故意伤害孩子,非要把孩子“逼”成抑郁症的。


    社会压力大,有些家长自身也有性格方面的问题,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想着要为孩子好,实际上管教方式却对孩子不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爱之名,行伤害之事”。


    正视,是治愈的开始


    抑郁症患者通常都自知力良好,很多孩子都是自己觉得不对劲了,自己就上网做量表,然后跟父母提出想去看医生。


    中国孩子对抑郁症的敏感度往往比父母高得多,有些父母最开始不当回事儿,直到发现孩子不肯上学了,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赶紧带孩子看医生。


    面诊时,我们一般会先向孩子父母了解一下情况,再和孩子谈,询问他的主观感受如何,对事情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轻生的想法等等。


    抑郁症诊断是有明确标准的,满足诊断标准就可以初步诊断了,有时候也会做一些量表辅助参考。


    在治疗方面,对于那些还能正常上学,抑郁症状还不严重的孩子,我们会跟家长和孩子沟通,建议暂不服药,以心理治疗为主。


    毕竟,服用抗抑郁药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早期会有恶心、腹泻、食欲减退,甚至可能服完以后更焦虑,更加睡不好。


    但如果孩子的症状比较严重了,不能上学、起不了床甚至有自杀的想法,那么最好接受药物治疗,尽早缓解症状。


    通过用药,症状消失了,孩子又能上学了,他会觉得自己能够回归到集体之中,有助于建立自信,家长也会减轻挫败感,“能上学”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事。


    服药的同时,最好要做心理治疗。我们建议至少一周做一次心理治疗,一次50分钟。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的情况下,一周两到三次也可以考虑。


    目前心理治疗的流派众多,我主要采用的是精神动力学治疗,治疗中以患者为主体,听他想说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由他发起谈话。


    有的孩子起效快,有时几个月,加上药物治疗,就能去上学了。虽然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至少能够正常生活了。


    也有的孩子需要治疗一到两年。假如是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孩子有强烈的自杀冲动,药物和心理治疗不能很快起效,则建议住院治疗。


    很多人会问,青少年抑郁症是能够完全治愈的吗?如果早发现,早用药,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完善孩子的性格,我认为是可以治愈的。


    但这种理想的状况很少。一是目前国内青少年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紧缺,这块社会资源严重不足。


    二是有的家长还不够重视,或者经济条件不足,很难坚持做一个长程的系统治疗。


    抑郁症自带缓解期,有些孩子在家歇一段时间,不上学,症状会缓解,好像是痊愈了,但他的心理问题一直存在,将来生活中再遇到压力,很容易复发。


    治愈抑郁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对治疗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治疗效果。


    我前段时间参与编写了一本名为《少年抑郁症》的书,书中有一对母女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个女儿小时候很优秀,很听话,确诊重度抑郁症后,突然变成了一个极端任性的巨婴。


    妈妈为了陪女儿治病,辞职卖房带女儿去各地散心。


    期间女儿不断离家出走,借网贷,定了出行计划又反悔,把妈妈折磨得精疲力尽,可以说是一种地狱般的折磨吧。


    但妈妈还是选择了包容,女儿最终也走出来了。


    这个孩子的情况很典型,她生病期间各种“作”,就是为了确认“妈妈到底爱不爱我”,这是她童年缺失的东西,所以长大后要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弥补。


    等到她最终确定了妈妈是无条件爱自己的,她心里就踏实了,生活又能慢慢回到正轨上去。


    一旦孩子跟父母有了爱的情感流动,那么孩子就离康复不远了。


    与其改变孩子


    不如改变教养方式


    有些家长得知小孩得了抑郁症,第一反应就是“你怎么这么脆弱?”或者说,“现在的小孩怎么都经不起挫折?”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患上抑郁症不是孩子的错。孩子自卑,不自信,没有安全感,这些都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特点。


    身为家长,我们要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找出生病的原因,而不是指责孩子。


    也有些家长对抑郁症有病耻感,不愿意告诉别人孩子有抑郁症。更严重的是压根不承认孩子有问题。


    之前有一个外地的小女孩,爸爸带她过来,说希望在北京住一段时间,做心理治疗。但妈妈非说孩子没事,强行把孩子带走了。


    家长完全否认孩子的心理问题,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其实抑郁症只是一种精神疾病,就跟我们平时听说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病一样,需要接受正规的治疗。


    而且我们一直倡导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越拖延,回归学校、恢复功能越困难。


    正视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目前国内在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治上,困难重重。首先是缺人,中国本来精神科医生就少,精神病院也不多。


    专门从事青少年抑郁症诊治的医生就更少了,远远跟不上社会的需求。


    尤其是疫情爆发后,孩子天天在家上网课,亲子关系紧张,青少年发病率达到高峰,医院很难提供系统的心理治疗,所以很多患者会去社会机构寻求心理治疗。


    但社会机构的咨询师或治疗师,他们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需要自费参加各种培训。


    很多培训的老师都是国外认证的分析师或治疗师,前期投入很大,加上机构的运营费用,收费也会相对较高,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有压力的。


    偏远山区的农村家庭,因为经济能力有限 ,诊治渠道就更受限了,有些地方可能对抑郁症都不怎么了解。


    从社会层面,加强抑郁症的科普,提供一些低收费的咨询,是非常急迫的事情。


    而学校方面,对于一个情绪不稳定,有自残行为的孩子,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劝退。


    从管理层面也能理解吧,但从治疗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的病情往好的方面发展。学


    校对于孩子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家庭,这种被抛弃感相当于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理想的状态是,学校和医院要建立起联系。


    我目前遇到的孩子的学校一般都缺少这个机制,在欧美国家,家长、学校、医院和社工多方联系相对较多,如果学生出了问题,老师会推荐他去看医生。


    医生对孩子进行了评估后,又会和老师沟通,给予建议,告诉老师在和这个孩子相处时需要注意什么,遇到紧急情况该怎么办。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作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与其改变孩子,不如改变我们的教养方式。


    父母自己要情绪稳定,养育孩子时要足够真诚、耐心、有爱心。


    即使是特别小的孩子,也要把他当成独立的人去对话,尊重他,在意他想要什么,而不是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孩子就像一颗小种子,他有内在的成长的力量,只要你给他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有阳光,水,空气和土壤,他就能长成一棵大树,长成一个健康的孩子。


    大家总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但是如今,我们的很多孩子真的不快乐。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说过:


    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没有成为更好的一代,那繁衍后代还有什么意义呢?


    每个独立个体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当个体组建新的家庭后,又会开始产生和复制新的影响和问题。一个个家庭组成了我们的整个社会。


    想要建立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这种问题的周而复始的无意识传递中,做出抵抗和改变。


    今天个人改变的一小步,就是未来整个社会能变得更健康的一大步。


标签:
推荐专家
  • 陈一德 教授

    陈一德 (为本教研特邀顾问)★美国NGH催眠师协会亚洲区总监★中华身心灵成长协会理事长★全球第三位、华人唯一有资格颁发美国NGH催···

    已咨询 1
    500.00元/50分钟

咨询电话:020-37617555 邮箱:weiben100@126.com